失眠在生活中很常见,也有很多原因引起。每个人的失眠原因各不相同。但是一旦出现失眠,我们就需要及时调理。调理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中医按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按摩三个穴位治疗失眠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过度思虑,劳累过度,心情压抑,脾气受损,阴阳失衡,心肾功能不协调,以及肝阳扰动等,都可能影响人的心神状态,进而导致无法入眠。
总的来说,失眠与心脏、脾脏、肝脏和肾脏之间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在临床上,我们应该区分出虚实的情况。虚弱的人常常表现为无法入睡或易醒;而实症患者则会经历入睡困难、多梦甚至整夜难眠的情况。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应该以补强虚弱的部分,泻除实际的问题,并平衡阴阳的失调。除了使用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外,穴位按摩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适用于无论是虚证还是实证,非常简单方便,疗效也非常显著。
下面将要介绍三个常用的穴位: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广泛使用的经外奇穴,它位于颈部,在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通过刺激此穴,可以舒缓肝脏、平息风气,稳定精神、坚定意志,有效缓解紧张情绪,帮助入眠。
2、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掌侧腕部的尺侧,是手少阴心经的起源之处,也是心经气血运行的关键点。当手腕尺侧的屈肌腱与桡侧相接处,即为神门穴。这个穴位是心气进出的门户,能够滋养心脏,安抚精神,是治疗失眠的重要穴位。
3、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踝上方的高点,距离脚掌约3寸(大约是自己手横放时四根手指的宽度),就在胫骨内侧后缘的位置。这个穴位是足三阴经(包括肝经、脾经、肾经)的交汇处,所以它能够调理和通畅肝、脾、肾的经脉气血,发挥良好的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让精气和血液得以统一归于脾,储存于肝,内在由肾养护,心气下行,则神志安定平和。
当我们面临失眠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通过按摩上述三个穴位来改善。此外,在进行按摩时要坚持长期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我们的心情、生活方式和饮食调理也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做一些有益于睡眠的事情,从多个方面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