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规律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且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其中常见的是月经迟来,这意味着女性的身体出现了异常现象,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月经推迟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是激素的变化,包括卵巢功能障碍、泌乳素分泌异常等。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压力过大、身体疾病、药物影响、体重波动、长期饮食不均衡、运动过度等。此外,怀孕也会导致月经推迟。因此,当月经推迟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如果有必要,应尽早就医。
1、心理因素:突然情绪过度紧张,感到悲伤、愤怒、失恋等异常情绪,可能导致月经推迟。在这种情况下,乳房可能会出现膨胀、不安、焦虑等症状;内分泌方面通常不需要治疗,但有时可以考虑服用中药来调节和缓解月经推迟的情况。
2、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带来副作用,并可能导致月经延迟。例如,长期使用避孕药、紧急避孕药、胃动力药、甲亢治疗药物以及雷公藤多苷等中药。
3、过度减肥: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女性为了控制体重,会服用减肥药或过度减肥,导致月经推迟。如果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月经周期往往会自然恢复,但对于长时间如此的人来说,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通常需要药物辅助。
4、内分泌紊乱: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如果出现肥胖、多毛、痤疮、不育等症状,应该进行内分泌检查,并且一旦发现异常,应该尽快接受治疗,否则卵巢功能的早衰可能会导致月经的延迟。
5、慢性疾病指的是那些长期耗费身体的疾病,常常因营养不良导致月经推迟。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慢性肝炎、肺结核、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这些都会导致月经周期延长。
6、怀孕:如果月经推迟了7天后,用早期妊娠试纸测试尿液,结果为阳性,那说明怀孕的可能性很大;相反,如果早期妊娠试纸测试结果为阴性,那说明不怀孕。当然,怀孕还会有恶心、乳房肿胀等其他症状。最后,如果想确认怀孕情况,可以去医院做超声波检查。
防止月经延迟:
1、在月经期间,保持身心愉快非常重要。尽量避免遭受精神刺激和情绪变动。正常的月经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例如下腹部胀痛、腰酸、乳房胀痛、轻微腹泻、疲劳、想睡觉、情绪不稳、愤怒、忧郁等。不必担心,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2、不宜食用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要多喝开水,保持大便顺畅。对于体内有血热的人,在经期来临之前应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大蒜、韭菜、姜等容易引发火气的食物。而气血不足的人平时需要增加营养,如喝牛奶、吃鸡蛋、喝豆浆、吃猪肝、菠菜、猪肉、鸡肉、羊肉等食物,避免食用生冷的瓜果。
3、现代女性在工作和学习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心情容易烦躁。为了缓解压力,我们需要学会释放压力,让大脑得到放松。在工作间隙,我们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活动,比如听音乐、散步,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有助于规律月经的到来。
4、更换内衣的时候要注意卫生,还要在隐私的环境中进行。换内衣的频率对月经也有一定影响,平时要勤换,同时要经常清洗并晒干以杀菌。购买内裤的时候,最好选择棉质透气的面料。
5、当月经期到来时,女性身体的下半部分变得最为脆弱,所以应避免与丈夫进行亲密的行为,以免病原菌侵入身体,对女性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