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是内生殖器聚集的区域,容易受到病菌感染而引发盆腔炎。盆腔炎是指子宫、卵巢、输卵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疼痛,尿频尿急,畏寒发热等。盆腔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其中慢性盆腔炎的危害更大。女性一旦开始性生活,感染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更容易患上盆腔炎。
女性患上盆腔炎通常是在劳累、性行为后以及月经前和经期加重。盆腔炎的全身症状并不明显,而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有时会有低热、易疲劳、白带增多、月经失调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内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患者往往是因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而导致炎症迁延不愈,由于病程较长,且病情顽固,外阴部的细菌可逆行感染,通过子宫和输卵管传播到盆腔。一般情况下,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症状不太明显,因此很难及时察觉,若盆腔炎治疗不及时,容易引发宫外孕。
盆腔炎是什么导致的?
1、性活动和性伴的频率
盆腔炎的感染大多由性行为或性暴力引起。感染与性交的频率关系不大,但与性伴侣的数量有密切关系,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患病率是没有这个因素的5倍。
2、生产或流产后发生感染
产后的妇女身体虚弱,宫颈口还没有完全关闭,如果分娩过程中出现损伤或性生活不当,病菌就会进入宫腔,很容易引起感染,进而导致急性盆腔炎。
引起盆腔炎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产后感染问题。女性需要注意个人卫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