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糖尿病该怎样中医保健?按摩手段很重要!
更新时间:2024-01-05 13:54:56  浏览:

中医将糖尿病称作“消渴”、“消瘅”,这一名称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中就有所记载。例如,《素问·奇病论》中提到“甘美肥胖,易患消渴”,《灵枢·五变》中提到“情绪紧张,引起消瘅”,可见中医对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已有详细的论述和了解。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因为胰岛素不足或完全缺失而导致的糖代谢障碍,进一步引发脂肪、蛋白质、电解质等代谢紊乱。患者容易出现感染,并伴有血管、神经等系统的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顽固的终身疾病,但只要在科学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注意调整自我行为并进行按摩,就可以很好地控制糖尿病。

自我按摩:

按摩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具有积极的效果,可以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按摩或自己进行按摩。按摩的部位很多,其中手部和足部按摩是最方便和实用的方式。

在《灵枢·逆顺肥瘦篇》这本祖国医学著作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手的三个阴经从胸部穿过手臂,手的三个阳经从手臂延伸至头部,足的三个阳经从头部延伸至脚,足的三个阴经从脚部穿过腹部。”可见,十条经脉的循行衔接与手足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人体的各个器官和脏腑在手足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域,按摩和刺激这些反射区域,通过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能够调节身体的平衡,具有恢复器官功能、治疗疾病和健身养生的功效。

确定按摩位置的方法:主要是刺激手掌五个特定的穴位。首先找到中指指根部掌侧横纹的中心点,然后在手掌和手腕交接处第一横纹的中心点划出一条直线。从手腕中心点开始,以5毫米的间隔,将线段分成15等份,每个点代表一个与全身相连的穴位。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分别是第1、2、3、12和16点。其中,第1点为“下阴”,第2点为“尿道”,第3点为“膀胱”,第12点为“胃中”,第16点为“心膈”。

刺激方式:可以选择用细针刺,也可以利用比较不尖锐的毛衣针或牙签顶端来刺激相应的穴位。

自我调节行为:

许多病人在患病后会感到悲观失望,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忧心忡忡,甚至一蹶不振;也有病人对病情不以为意,不认真治疗。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病人应该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了解,消除恐惧和悲观情绪,培养战胜疾病的信心,过规律的生活和工作。

所谓生活规律,就是要做到每天工作、进餐、睡眠、活动都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量上进行;工作量要大致相同,不要昨天轻松,今天力不从心;突然增加的重工作会让身体应激反应增加,使病情恶化;每天进餐的时间、食量及三餐的分配也要大致相同,活动的方式和量也要大致一致。要确保充足的睡眠,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养花、听音乐等。总之,要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措施,特别是在饮食、用药和体力活动方面进行有计划的调整。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感冒和外伤。戒烟、戒酒。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