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吃各种食材,但很少有人想到将一些肉类食品和中药材搭配在一起烹饪。根据一些营养学家的建议,如果在食材中加入中药材,那么服用后人体会变得更加健康。黄芩是一种比较有名的中药材,那么黄芩应该如何服用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芩在食用方面一般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成一些养生药膳进行食用。常见的搭配有黄芩蒸凉拌鸡、黄芩蒸乌骨鸡、黄芩炖猪肚、黄芩桂心炖石螺。如果想要快捷方便,可以将黄芩制成黄芪粥来饮用。
适合服用的包括气血两虚、气短无力、气血虚导致易感冒、糖尿病、白血球减少、慢性肾炎、慢性肝炎、长期溃疡、盗汗易出、影响劳累、脾虚腹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疾病及所有气虚体质弱的人。
不适宜服用的人群包括患有发热病、急性病、热毒疮疡的人,以及气血过旺、食物滞留引起胸闷气短、胃涨腹胀等症状的人。
黄芩和山参都是补充气血的灵丹妙药,只是它们的作用略有不同。山参主要用于大补气血,回阳救逆,常用于体力透支、休克等危急状况,效果不错。而黄芩则主要用于滋阴养血,常见于体力逐渐衰弱、语言低弱、脉搏细弱的人。部分人在天气变化时容易感冒,中医称之为“表不固”,此时可以使用黄芩来巩固表面,冬天常常服用黄芩可以预防习惯性的发烧感冒。
黄芩是一种国家三级珍稀植物,生长在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甘肃省、黑龙江省等地。它的药用价值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药材黄芪是豆科植物木本植物蒙古族黄芩和膜荚黄芩的根部,具有补气血、益气固表、利湿退肿、托毒放脓、拨毒等功效。黄芩属于大约有2000个品种,除了美洲地区外,在全球的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地区都可以生长,但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地区。在我国,有270多个种类的黄芩分布在东北地区至西南区域。
黄芩的根直径约为1~3.5公分,形状呈圆柱型,有些根部有发枝。根部上方相对较粗,长度为30~90公分。根的外表有纵向皱褶,颜色呈淡黄棕色或淡深褐色。质地硬而韧,带有粉状的特征。根部的皮部呈白黄色,相对较松散。木质部的纹理呈黄菊花样,气味类似豆腥但带有甜味。一些老根可能会出现风摧的情况,呈深褐色或有裂缝。黄芩的气味微弱,味道甜甜的,嚼起来略带豆腥的味觉。
产品的质量应该以根条又粗又长、菊花心独特、裂缝小、皮破少的为理想选择;红芪的优质特点是沁色白里透红、根条匀称、牢靠、粉性足够。规格型号通常根据大小和长度分为三个级别。
黄芩如何使用?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难以解释的,因为黄芩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许多人对黄芩的使用方法也都很了解,当然就是知道怎么吃黄芩了。此外,购买黄芩最好去一些可信赖的药店购买,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