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感冒了吃什么好的快?4款食疗方让你远离感冒!
更新时间:2023-12-24 10:47:27  浏览:

春天来临时,很多人都会不注意天气变化,没有及时添衣就容易感冒。那么如果感冒了该怎么办呢?感冒了吃什么东西可以迅速康复呢?别着急,今天为你推荐了4种食疗方,帮你远离感冒。快来看看吧!

 

QQ截图20211203141923

杏仁雪梨山药糊,是一道口感细腻的甜品。其主要材料包括杏仁、雪梨和山药。制作过程中,将杏仁研磨成粉末,雪梨切片,山药切块。然后将所有材料一起煮熟,搅拌成为细腻的糊状。这道美味的糊糊有丰富的营养,适合作为甜品或补品享用。

所需食材:杏仁10克,雪梨1个,山药、淮山米粉和白糖适量。

做法

1、首先,将准备好的杏仁浸泡在开水中,待杏仁浸泡透彻后,去除外皮并清洗干净,留作备用。接下来,去掉雪梨的皮,将其清洗干净,然后将梨肉切成小块备用。

2、把杏仁和雪梨切成小块后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成糊状。

3、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将杏仁泥、梨泥、山药、淮山米粉和白糖充分混合成糊状后,加入水一起煮沸。需要持续搅拌,直到熟透后即可享用。

杏仁粥:

所需食材:10克甜杏仁和50克粳米。

做法

1、首先,将已经准备好的甜杏仁剥去外皮,接着把剥好的杏仁磨成泥状,并保留好备用。

2、把粳米清洗干净,然后与杏仁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用慢火继续煮烂,就可以食用了。

萝卜饮:

所需材料:红萝卜、麦芽糖或冰糖。

1、将红皮萝洗净后切碎,再添加两到三勺的麦芽糖,静置一晚后再饮用。如果在饭后饮用萝卜糖水,可以有效止咳并促进痰液排出。

2、另外一种做法是将萝卜切成相同大小的块状或片状,放入适量的水中煮熟,然后加入适量的冰糖即可。

川贝雪梨猪肺汤是一道经典的中式汤品。它以猪肺为主要原料,配以川贝和雪梨等食材制成。这道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川贝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有助于舒缓咳嗽、咳痰等症状。雪梨则有润肺止咳的效果,能够缓解咳嗽的不适感。猪肺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保护肺部健康。这道川贝雪梨猪肺汤,既可口又有益健康,是一道很受欢迎的菜肴。

所需食材:猪肺120克、川贝母9克、雪梨。

做法

1、把猪肺洗净后切成薄片,放入沸水中煮五分钟,接着使用凉水冲洗干净。

2、把川贝母清洗干净并研磨碎,将雪梨带皮洗净,接着去掉蒂和梨心,然后把梨肉连皮切成小块。

3、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入已经烧开的锅中,调至小火煮2小时后就可以食用了。

如何快速有效地治疗春季感冒?

无论是使用退热药还是自然退热,都是通过出汗的方式来达到的,当人体出汗散热时,同时会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盐分。

所以,当发烧时最重要的是喝水,然后才是摄入营养物质。在这种情况下,饮食原则首要是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其次是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然后再提供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此外,饮食应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

1、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经过科学研究的证实,身体缺乏维生素A是导致呼吸道疾病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缺乏维生素A容易引发感冒,并导致体内维生素A水平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缺乏维生素A还会削弱人体的抗体反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已经有广泛的证据证实维生素A对呼吸道的保护作用。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A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而在众多食物中,萝卜的维生素A补充效果最强。

其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鱼肝油、牛奶、胡萝卜、杏子、绿花椰菜、木瓜、紫花苜宿、蜂蜜、香蕉、禽蛋、南瓜、韭菜、绿豆、芹菜、芒果、番薯、菠菜、洋葱、哈密瓜等。

2、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可以提升免疫力,因此食用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缩短感冒的持续时间。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C只能减少感冒的天数,无法治愈感冒,也不能直接缓解感冒症状的严重程度。因此,在补充维生素C时,也应该注意补充其他营养物质。

很多蔬菜水果都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比如香橙、柑橘、番石榴、花椰菜和甜椒等。适量摄入维生素C可以有效发挥人体免疫功能,并有防癌、抗老化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3、生姜

生姜的辛辣成分主要包含姜酮、姜醇、姜酚三种,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它们可以提升和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对胃部健康有益。

生姜有发汗解表和温中止呕的效果。当着凉或感冒时,煮一些姜汤喝,对治疗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如果您感冒时食欲不振、发烧呕吐,喝一些姜汤可以促进身体快速恢复。

通过小编之前的介绍,你已经知道了感冒时吃什么能够加快康复速度吗?小编推荐了4种治疗感冒的食疗方,你已经学会如何制作了吗?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亲自尝试这些食疗方,制作方法简单而且治疗感冒的效果非常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