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健身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终于决定开始锻炼并付诸实践时,周围总会有人热心地告诉你这样做不正确,或那样做也不对,总之你做的健身方式几乎都是错误的。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一下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错误健身观念。
健身运动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1、最初的锻炼方式是进行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
突然进行大量运动,身体难以适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疲劳感、全身酸痛,甚至加重旧病,还可能引起肌腱和肌肉的拉伤,因此难以坚持长期锻炼。正确的锻炼方式是从小量、低幅度和简单的动作开始,以便让身体逐渐适应,这个适应期通常称为疲劳期,约持续半个月。之后,再逐步增加运动量、加大幅度,同时将动作的难度逐步提升。
2、刚开始进行器械训练时,认为只要把所有器械都试一遍就算得到了锻炼
其实,健身时并不需要每次都把所有器械都用到。这样不仅耗时,还可能因为运动量过大导致全身酸痛,影响正常锻炼的坚持。正确的做法是请教健身指导员,或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锻炼计划,循序渐进地实现你的健身目标。
3、只要多进行锻炼,无需过于限制饮食,就能实现减肥的目标
这种做法只能保持热量的输入与输出平衡,或是不让肥胖加重。事实上,经常喝甜饮料、吃糕点和干果,尤其是容易榨油的干果以及高热量食品,都会让你辛辛苦苦减下来的体重付诸东流。因此,要想实现持久的减肥效果,除了运动,还需要对饮食进行合理的调整。
4、空腹进行运动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表明,在饭后4到5小时(即空腹状态)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健身操或骑自行车,有利于减肥。这是因为此时体内没有新的脂肪酸进入,更容易消耗多余的脂肪,特别是产后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1到2小时进行运动。
5、只有出汗才算是有效的运动
出汗与否并不能作为评估运动有效性的标准。每个人的汗腺差异很大,可以分为活跃型和保守型,这与遗传因素有关。热身的目的是让身体适应接下来的锻炼,有助于提高灵活性,防止受伤,而并非热身就一定会导致出汗。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祝您生活幸福,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