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习惯于在中午小睡。专家们支持午睡,认为适当的午睡对健康有益。然而,要做到科学和合理的午睡并不简单,很多人对午睡的理解存在误区,往往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合理的午睡有助于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
1、强撑着不睡
有些人害怕午睡会导致晚上睡不着,因此即使中午非常困也不选择打盹。其实,适度的午休并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反而不午睡会让大脑过度紧张,导致更加疲惫。
2、凑合着睡
有些人认为午休只需稍微打个盹,随便靠在沙发或躺椅上,甚至趴在书桌上就能睡着。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靠在沙发上睡觉会减少头部的血液供应,醒来后可能会感到头晕和视物不清,尤其是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更为明显。因此,午休不能马虎,即使只睡一会儿,也应尽量选择躺在床上,穿着舒适的衣物,并盖上被子入睡。
3、睡得太久
午睡的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如果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大脑中枢神经受到更强的抑制,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关闭时间延长,从而使大脑血流量减少,体内的新陈代谢逐渐放缓,这样醒来后可能会感到不适,甚至更加困倦。
4、午饭后马上去睡觉
中午用餐后,胃肠的蠕动会加快,导致大量血液流向消化系统,从而使大脑的供氧减少,因此不适合立即入睡。通常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再休息。
此外,午睡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睡前避免摄入油腻食物,也不要吃得过饱。过饱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与舒张,而油腻食物则会提高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建议采用头高脚低的睡姿,或右侧卧,以减轻心脏负担。午休醒来后,先在床上进行轻微的活动,然后对心前区和胸部进行5至10分钟的按摩,接着慢慢坐起,再下床喝一杯水。
为了提升午睡的价值,首先需要避免四大常见误区。应根据身体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午睡时间,并保持正确的睡姿,这样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进而有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