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秋季易生“3把火”,中医教你不花钱的清火妙方!
更新时间:2024-03-19 20:00:03  浏览:

秋季天气干燥,再加上人们食欲大开,盲目补充营养,饮水不足等因素容易引发上火。上火是中医术语,常表现为口干舌燥、尿赤便干、眼泪增多、口苦等症状。尤其是胃火、肝火和心火在秋季更易激烈燃烧,中医提供了一些无需花钱的清火方法,有助于舒缓身体不适。

什么情况容易导致秋季上火?

1、肝火

中医理论认为:肝脏负责疏泄功能。秋季天气逐渐收敛,皮肤毛孔闭合,妨碍肝脏发散功能,可能导致肝气郁滞,进而引发肝火旺盛。症状主要包括头晕目眩、口干口苦、情绪波动、月经不规律等。平时可多喝薄荷菊花茶来清理肝火;保持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消除郁滞之气;转体运动更是推荐的选择,有助于疏通肝胆经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十分重要。

2、胃火

胃火通常与我们的饮食有关,食物在经过脾胃消化和吸收后,就会在胃里被磨碎和消化,脾脏的功能则是把营养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暴饮暴食、摄入过多肥甘厚腻的食物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胃火问题。胃火的症状主要有口腔溃疡、大便干燥、口中苦味、上腹胀满以及口渴等。日常应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黄瓜、番茄、芹菜、柚子和西瓜等;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清淡。

3、心火

肝火问题若一直得不到解决,可能会逐渐演变为心火,主要症状包括失眠多梦、口舌生疮或溃疡、心慌、尿黄、排尿有灼热感。

如何清火?

1、规律作息

保持身体健康非常关键。如果我们在适当的时间入睡并起床,可以有助于体内阴阳平衡。这样也能够避免对阴气损耗过度,从而防止肝火过旺的情况发生。因此,应当确保作息规律,晚上10点至11点睡觉,早晨6点至7点起床。

2、多喝水

每天应该饮水量不少于1200毫升,最好选择白开水,有助于加快新陈代谢,降低体内燥热,减轻烦躁不安的情绪。

3、按摩穴位

对合谷、涌泉和照海等穴位进行按摩,每次5至10分钟,使穴位略感酸胀为宜,有助于降火。

温馨提示:

由于空气干燥,除了多喝水外,还需要调节室内湿度。定期开窗通风,在房间内使用加湿器、摆放绿植或放置2~3盆清水等方式,使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保持适量运动,如练习八段锦、散步、跳绳、慢跑等,不仅有助于强身健体,还能舒缓身心、降低压力。避免剧烈运动,以轻微出汗为宜。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