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是一种影响面部的疾病,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症状,只有了解这些症状才能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进而选择适当治疗方式。针灸和中药是中医治疗面瘫的常用方法。
面瘫的症状:
1、面瘫初期的症状包括:口眼歪斜,头晕耳鸣,面部肌肉无力等表现。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经典的皮损红肿,剧烈疼痛,以及耳后出现疱疹。面瘫的发作很快,因此在早期应该以祛风解毒为主,辅以通络牵正的治疗方法。
2、中期面瘫的症状表现:面瘫发生半月后,病情通常演变为气滞血瘀、经脉受阻,病人脸部微血管曲度增加,部分管道变窄或痉挛,血液黏稠度增加;面部感觉麻木,面部肌肉萎缩无力。脉搏细弱且有阻滞感,舌头有瘀斑或呈紫暗。因此,有必要活血化瘀,并协助通络引正气。
3、面瘫后期的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月,阴虚阳实,患者除了出现脑瘫主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耳鸣出汗、容易疲劳等气血不足的表现。
中医疗法治疗面瘫:
1、针灸疗法:主要选择在脸部的穴位,如颊车、上关、下关、四白、巨髎、牵正等,然后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调整。比如气血不足的病症表现为面色晕白、手脚乏力、气短等,可以加治足三里、气海等穴位来补充气血。针灸治疗应该由专业的针灸医师来选取穴位并执行操作。
2、中药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面瘫,需选择不同的药物。例如,如果是因夜间吹风导致的面瘫,多为风寒外袭型,可选用祛风寒中药,如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旦发现面部出现面瘫症状,应尽快就医确诊并接受治疗,以避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