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永远离不开的话题是健康,这也是现代人最关注的焦点之一。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几种常见疾病,适合中医治疗。女性朋友们可以参考。
一、月经周期不规律
经前期综合症是指月经周期、血流量、颜色和质地等某些方面超出正常范围,导致的一种症状,表现为月经提前、月经延迟、月经不规律、月经过多或过少等。
经期调节的关键词:调经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根据月经周期和流量的变化,结合月经颜色、质地以及全身症状,从四个方面即寒热虚实来辨证治疗,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经月不规则的分类:
月经提前:1、热血型。2、气虚型。
经期延迟:1、血液不足型。2、血液寒凉型。3、气血不畅型。
经期不规律:
应对策略:人参补肾,何首乌滋肾
调节经脉以平衡气血、滋补肾脏、助益脾胃、疏通肝气不畅,以平衡气血为中心思想。若疾病源于气的紊乱,则应主要调和气的功能,辅以滋养血液促进血液循环;若疾病源于血液的问题,则应主要调理血液,辅以补充失衡的气血。因为“经脉水道皆起于肾”,所以调节经脉的根本在于调养肾气血。
另外,在调理月经时必须明确区分先有病的情况。如果是因月经不调而生病的,应该先调理月经;而如果是因其他疾病导致月经不调的,就要先治疗疾病。同时,要针对不同的时间和年龄进行适当的照顾。
二、习惯性流产
怀孕未满28周,胎儿早产,生存能力有限。若连续发生3次以上,则中医所称为“滑胎”,原因可能为气血不足或肾气虚弱,导致胎儿无法得到滋养。若连续发生3次以上的堕胎或小产情况,则被称为“滑胎”,现代医学则称之为“习惯性流产”。
关键字:打滑
本疾病最普遍的原因是母体在出生时就有缺陷,或者在后来受到损伤;或者是由于父亲有先天或后天原因而导致男性精子不健康;或者双方都有不足,或者近亲结婚,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孕期生活不规律、性生活不适当或情绪不稳定也可能导致提前流产。
诊断:
若一个女性经历了三次或更多次连续自然流产或早产,就可能被诊断为滑胎。滑胎的症状包括胎儿流失、胎动不安,有时甚至在怀孕初期即出现难以维持而导致流产或早产。有些人甚至每次怀孕到了一定月份都会自然流产。
注意:
请注意休息,增加营养摄入,禁止从事性生活,并及时补充维生素B、C、E等。
黄体功能不足的患者应尽早使用黄体酮来预防流产,并持续治疗至妊娠第9周至第10周。
术前应在末次怀孕前进行子宫畸形的手术矫正,手术后应避免怀孕一年。
对于宫颈内口松弛的患者,应该在结束妊娠前进行宫颈内口紧缩修补手术。如果已经怀孕,最好在怀孕12周到20周之间进行子宫内口缝合手术。如果到了足月怀孕并有临产迹象或计划进行选择性剖宫产时,再进行缝线拆除。
预防与保健:
最好在怀孕前调理体内产生滑胎的情况。如果月经不规律,应先调节月经;如果滑胎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应先治疗后再考虑怀孕;如果已经怀孕,则需要积极保胎。需要指出的是,容易流产的女性不应该怀孕次数过于密集,两次怀孕之间至少应间隔一年以上。
三、慢性盆腔炎
重复出现的特征:再次发生
慢性盆腔炎通常是由急性盆腔炎发展而来的,可能是因为治疗不彻底导致病情持续恶化。也可能是因为患者的体质较弱,病原微生物的毒力较低,病情一开始就呈现慢性状况。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主要是因为病邪侵入体内,导致湿热淤毒,长时间以来导致气血淤滞,脉络失调,形成淤块。
类型:
输卵管慢性炎症及积水。
卵巢输卵管炎和卵巢输卵管囊肿。
盆腔的结缔组织发炎:
症状:
经常出现低热、容易疲劳,下腹感到沉重的疼痛,腰骶部感到酸胀疼痛,肛门感到沉重不适,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以及月经前后症状加重;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痛经,月经周期延长,阴道分泌物增多等。这些症状常常会导致女性不孕。
治疗:
慢性盆腔炎因为容易反复发作,所以治疗比较复杂,需要结合物理疗法,同时重视中药治疗。
湿热淤结型:小腹一侧或两侧按压时有疼痛感,白带增多并且呈黄色,带有异味,月经量较多,舌头呈红色,舌苔为黄腻,脉搏滑而数。
疗法:清热,促进湿气排除,消散淤血、结节。
中成药:金鸡冲剂 → 金鸡冲剂是一种中成药
患有寒湿淤结型症状的人,特征是小腹和腰骶感到冷痛,当局部温度增加时疼痛会减轻。经期或劳累会使症状加重。患者白带清稀量多,没有异味,月经后期会有血块,感觉畏寒肢冷。舌质可能呈淡色或有淤点,舌苔白而厚腻,脉搏沉迟。
疗法:保暖通经,消除寒气,排除湿气,清除痰液。
中草药:此药为少腹逐淤丸。
气滞血淤: 下腹胀痛、腰酸背痛、阴道分泌物多或少、颜色苍白且粘稠、经前乳房胀痛、胸胁部胀痛、月经颜色较暗带有血块、舌头颜色暗红或边缘有瘀斑、苔薄且白、脉搏弦或有阻滞感。
治疗方法:疏通肝气,促使气血流畅,分解淤块并缓解疼痛。
中草药:血府逐淤丸。
预防与调养:
1、保持私处清洁。
2、治疗急性盆腔炎时应彻底进行。
3、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物理疗法:
激光治疗穴位、药物离子注入、超短波、微波、紫外线、频谱、针灸等治疗方式均可刺激盆腔血液循环,有助于促进炎症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