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药材进行补气补血的效果非常好,如果结合中草药材和食物营养制作养生药膳,效果会更显著。中药材中有许多对人体具有补气血作用的药材,例如党参、黄芩、高丽参等,每种中药材的药效也各不相同。朋友们需要了解中药材的特点,才能正确使用。
1、党参
党参是一种橘梗科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根,其中潞参参是山西省出产的优质品种。它含有菊糖、黄酮、皂甙、维生素B1、B2等成分,可以刺激神经中枢,提高情绪,缓解疲劳,同时还能增加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提升免疫力。此外,党参还对于有机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引起的红细胞减少具有显著的疗效。
这种产品具有平和的性质和甘美的味道,有益于增加气血,生津止渴和养血功能。常见于气虚导致的疲倦乏力,胸闷气短和心悸,少食和便溏,以及气血不足导致的头晕等症状,以及病后身体虚弱和营养不良的情况。
若要使用酒浸的方法,将党参剁碎后,放入1斤酒酿或纯粮酒中浸泡,泡制1个月后可以服用。每次服用量为2-3汤勺,每天服用3次。如果选择水煎的方法,每次服用量为9-15克,口服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本产品与反藜芦不宜同时使用。
2、黄芩
黄芩指的是豆科植物黄芩的根,根的颜色应为肉白黄色,质地坚硬并容易断裂,有较多的粉末,味道甜,没有任何腐烂或中空的部分才是最适宜的。
黄芩有微温的性质,味道甘甜,有补益气血、生发阳气的作用,能够增强气血、固定外表、排毒解毒、利湿消肿。适用于盗汗、血痹、水肿、疼疮不溃、劳倦影响、脾虚泄泻、脱肛以及所有气衰气血不足的疾病。
黄芩含有糖原、叶酸片和多种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可以刺激神经中枢系统,提高精神状态,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功能,提升抗病能力。黄芩对防止气虚、发烧感冒和感染非常有效,还有清脑、促进排尿和降低血压的功效。此外,黄芩含有营养元素硒,硒被认为是抗癌的物质,所以黄芩也具有防癌的功效。
煎若水时,每次使用量为9至30克;但对于出现高烧、大渴、便秘等实热症状的人不适宜。
3、高丽参
高丽参是另一种称为花旗参的植物,主要产自英国和澳大利亚,并在中国种植。其根部具有药用价值,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料,适用于提高健康和保健。不仅适合常规山参的使用者,也适合那些不能耐受山参的温性的人使用。
高丽参具有甘味,稍微带点苦味,具有补充气血、滋养阴液的作用,同时能降火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虚引起的咳嗽、长期咳嗽、喘咳、咯血、肺痿和声音失常等症状。每次可服用1-3克的本产品,用水煎代茶饮用,可以润喉美声。中国的戏曲演员和歌唱演员常常喝,有助于声线的健康保养。高丽参也是体育文化健康保养的上等品,可供应激活动后感到疲劳乏力、口干喉渴、出汗过多的人食用。
在使用时,可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1-1.5克,并用温水送服;也可以将药材独立用水煎煮,每剂量为1.5-3克。在储存时需要注意防止腐蚀和虫蛀,可以将药材在干燥后密封保存,或者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本产品不适宜与藜芦一起使用,阴虚内热的人不适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