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为痛风只是一个西医的病名,那是不正确的观念。实际上,中医药学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痛风"这个名字。因此,每个时代的中医都对痛风有一定的论述,并积累了许多治疗的方法。中医如何治疗痛风?
《格致余论》是元代朱丹溪的著作之一,其中有一篇专门论述痛风。文中提到,痛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血液受热后自燃,之后可能会外出或待在湿地公园等地。在寒冷的环境下活动会引发寒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会产生寒气,导致汗液污浊阻塞,从而引起隐隐作痛,并在夜间痛感加重,而阳光下活动则相对舒缓一些。
中医对于痛风的初期诊断方法:
1、寒湿阻痹
突然发作的下肢小骨节肿胀疼痛,触摸时感觉炙热,凉敷后会感到舒适。伴随口中发热,口干,情绪不安,烦躁不安,尿黄,舌头呈红色,舌苔薄且有些腻,脉搏滑而有些快。
2、瘀热内郁
骨节肿胀的疼痛,部分会造成发胀和形变,伸展以及屈曲的能力受限,皮肤呈现紫色或晴朗,按压时稍感硬度,周围可能会有肿块,舌头呈现紫黑色或出现淤血点,舌苔呈薄黄色,脉搏细弱而有阻滞感或呈现沉弦状态。
3、湿痰阻碍
如果关节肿胀,甚至骨节周围有广泛的肿胀,部分伴有酸软疼痛感,或者触摸到硬块但不红肿,并伴有眼花、面部浮肿、脚部水肿、胸脘胀闷感,舌头看起来比较胖而呈暗色,舌苔是白而又厚腻,脉搏可能较慢或者有一定的弦滑感。
4、肾气虚
疾病持续时间长,关节疼痛感觉像被打击,部分骨头变形,白天疼痛较轻夜晚加重,皮肤干燥粗糙,行走困难,肌肉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耳鸣头晕,面颊发红口干舌燥,舌头红而少有苔,脉搏细弱或快速。
5、风寒湿痹型
身体和关节疼痛可能以行走时出现疼痛,或者以剧烈骨节疼痛的形式出现,疼痛点位置不变,或者骨节处肿胀且疼痛明显,同时皮肤会感觉麻木。在下雨天症状会加重,舌苔呈薄白色,脉搏有沉紧或濡缓的感觉。
建议患有此病症的患者进一步控制每天消耗的总能量摄入量,不要贪食贪饮。另外,建议患者早日接受康复治疗,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需要饮酒,也不要轻易饮用冰冷刺激性的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