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16款中医药膳食疗方,摆脱痛经度过生理期!
更新时间:2024-02-20 22:22:21  浏览:

中医学认为痛经多是由于气血亏虚、肝肾虚损、肝气郁结、寒凝胞宫、邪热郁结所致,其主要病位在冲脉。在临床上,痛经可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肝肾虚损、湿热下注五种不同类型。在饮食疗法中,以调理冲任气血为基本原则,采用具有通调气血作用的药膳,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下面,为大家介绍16种中医药膳,可以帮助女性朋友轻松摆脱痛经,在生理期感到快乐。

18款中医药膳食疗方 摆脱痛经度过生理期

山楂桂枝红糖汤:

配料:15克山楂肉,5克桂枝,30克红糖

做法:将山楂肉和桂枝放入砂锅中,加入2碗清水,用小火煎煮至剩1碗时,加入红糖,搅拌均匀,煮沸即可。

作用:有温经通脉以及化淤止痛的效果。适用于女性寒性痛经症状以及面色暗淡无光泽。

红枣黑木耳饮品:

配料:30克黑木耳,20枚红枣

做法:清洗干净黑木耳和红枣。将红枣去掉核,将这两种食材加入水中煮沸,去除渣滓后服用。

作用:能够补充中气,滋养血液,止血,使肌肤美丽,增进容颜。适用于月经过多,贫血和身体虚弱的人。

薑和枣炖制的红糖汤:

配料:干姜、大枣、红糖分别为30克。

做法:先将前两种材料洗净,将干姜切碎成末,去掉大枣的核,加入红糖进行煎煮,将汤喝掉,吃掉大枣。

作用:能够温暖经脉、散解寒气。适用于寒冷引起的经期疼痛,以及黄褐斑问题。

红枣泡益母草:

配料:益母草20克,红枣100克,红糖20克。

做法:
       1、将益母草和红枣分别放入两个碗中,每碗加650毫升水,浸泡半个小时。

2、把泡过的益母草倒入砂锅中,用大火加热至沸腾,然后转小火煮半小时。用双层纱布过滤,可以得到约200毫升的药液,这是第一次煎煮出的。将药渣再加入500毫升水,采取与之前相同的煎法,再次得到200毫升药液,这是第二次煎煮出的。

3、将两种药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倒入煮锅中煮沸,同时加入一些红枣。待药液煮沸后,倒入盆中,然后加入一些红糖溶化。最后,让药液在盆中泡搁半小时即可。

作用:益母草有活血祛淤的作用,红枣可以补充和养血。两者结合使用可以起到温经养血、消除淤血和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血虚寒凝型的痛经患者。

当归黄芪粳米粥:

配料:100克粳米,15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白芍药,10克泽兰,30克红糖。

做法:

1、把黄芪、当归、白芍、泽兰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15分钟,去除杂质并取出汁液。

2、先把粳米洗净,然后放入锅里。接着加入药汁和适量的清水,开始煮粥。

3、当粥煮至熟软时,加入适量的红糖即可。

作用:黄芪和当归能够增强气血,泽兰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和缓解疼痛,对经期可以作为辅助食疗的选择。

野马鞭草炖猪蹄:

配料:30克马鞭草,1只猪蹄,适量黄酒、精盐、姜片和豆油。

做法:将马鞭草洗净后,用纱布包好;将猪蹄洗净并切成块,备用。将炒锅加热并加入油,烧热后放入姜片翻煸,随后放入猪蹄炒一会,再加入少量的黄酒稍微炒一下,然后将以上材料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至猪蹄烂熟。取出装有马鞭草的纱布袋即可享用。

作用:改善血液循环,消散淤血,调节月经并止痛。适用于气滞和血液淤滞,尤其是月经疼痛属于血液淤滞型的情况。

枸杞黄芪鸡汤:

配料:黄芪30克,乌骨鸡1只,适量的味精和食盐。

做法:先将乌骨鸡进行宰杀,去掉毛和内脏,然后洗净并切成块状。将乌骨鸡和黄芪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慢炖至熟透。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每周食用1-2次。

作用:具有益气养血、调节月经和止痛的效果。适用于因气血不足引起的月经期(经前、经期、经后)的小腹隐痛、呼吸短促无力、心悸失眠、腰膝酸软等症状。

当归和益母草煮的鸡蛋:

配料:10克当归和30克益母草,加入3个鸡蛋。

做法:将当归、益母草和带壳的鸡蛋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鸡蛋煮熟,然后剥去壳再煮片刻,去除杂质取出汁液,喝汤吃蛋,每次一个,每天三次,连续五到七天。

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畅。可用于经期疼痛,属于气滞血瘀型,经血颜色暗紫,有血块,疼痛减轻后经血排出。

枣蛋母草益胡元:

配料:元胡10克,益母草30克,红枣10颗,鸡蛋3只

做法:将元胡、益母草、红枣和带壳的鸡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鸡蛋熟透后,剥去壳,再继续煮片刻,去除杂质并取出汁液,饮用汤汁并食用鸡蛋,每次1个,每天3次。

作用: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淤血,促进经脉通畅,缓解疼痛。

八宝鸡汤:

配料:一只老母鸡,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川芎、赤芍、熟地各5克

做法:宰杀并清洗老母鸡;将中药装入纱布袋,并放入鸡腹内;用小火煮至熟透,然后取出中药袋,并加入调味料搭配食用。最佳服食时间为月经前的3-5天。

作用:增强气血,调节月经,缓解疼痛。适用于气血不足导致的痛经。

杜仲腰花:

配料:炙杜仲12克,猪腰子250克,白芍15克,延胡索6克,黄酒20毫升,味精、姜、葱、蒜等调料适量。

做法:将猪腰子剖开成两半,去掉腰臊筋膜,切成腰花的形状。把杜仲、白芍、延胡索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50毫升的药液。将姜和葱切片备用。将药液的一半加入黄酒、食盐和淀粉,拌入腰花中,然后再加入白糖和调料混合均匀。将锅放在炉上,倒入油,加热至八成热,然后放入腰花、葱、姜和蒜,迅速炒散,最后加入味精翻炒均匀即可。

作用:滋养肝脏和肾脏,调理月经和缓解疼痛。适用于肝肾虚损引起的痛经病症。

山楂粥:

配料:50克山楂,100克粳米,适量白糖

做法:将山楂洗净并去核,切碎,加入煮至八成熟的粳米粥中,再继续煮至粥煮熟,然后加入适量的白糖即可。每天服用1次,连续服用7-10天。

作用:舒缓气滞和血液淤积,促进消化和排除积聚。适用于气滞和血淤引起的痛经,特别适用于血液淤积引起的痛经。

车前子茯苓粥:

配料:茯苓粉和车前子各30克,粳米60克,适量白糖

做法:首先,将车前子用纱布包好,加入300毫升水中,煎煮半小时后取出。然后,将粳米和茯粉一同加入水中煮成粥。当粥煮熟时,加入适量的白糖即可。每天空腹服用2次。

作用:该药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和消除体内湿气,同时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气并缓解疼痛。主要用于治疗湿气、热气导致的经期疼痛。

花椒姜枣汤:

配料:20克生姜、10枚大枣、10克花椒

做法:用水煎煮后服用。每天服用一次,分为两次服用。

作用:可以温经、散寒,促进血液循环,化解瘀血。适用于寒湿凝滞导致的痛经。

鳝鱼羹:

配料:15克当归,15克党参,500克鳝鱼,适量的料酒、葱、生姜、蒜和味精。

做法:将鳝鱼打开,取出骨头、内脏、头部和尾巴,切成丝状备用。将党参和当归放入纱布袋中,将口封紧,与鳝鱼一起放入锅中,再加入香料和适量的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改用小火煮沸1小时,捞出药袋,享用鱼肉和汤汁。

作用:增强气血,缓解疼痛,调节月经。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引发的痛经。

白酒中的当归:

配料:30克当归,15克黄柏,15克苍术,10克延胡索,10克银花,500毫升白酒。

做法:将以上药材洗净后,用绢布包好并扎紧口,放入白酒中浸泡10-15天,待药包取出后即可饮用。在经前或经期时,每日饮用1次,每次饮用10毫升。

作用:该药的主要作用是清热除湿,还可以化解淤血和止痛。它主要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型的痛经。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