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雌性育龄妇女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独特的生理周期。它指的是子宫内膜定期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增长分泌,然后子宫内膜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循环变化。这种经期阴道排血或者子宫出血的现象被称为月经。对于女性来说,月经周期,血量以及经前症状等正常与否通常反映了身体的健康情况。
通过血量的多少来评估身体的健康状况:
妇女的月经流量因人而异,通常为20~100毫升。一般每天需要更换3~5次卫生巾或纸,这算是正常的。如果经血量过多,一次更换卫生巾或纸很快就会变湿,甚至经血会顺着腿往下流,这就不正常了。
经血过多:
可能是由精神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导致经血过多。过长时间的经血过多会导致贫血,因此应该找出原因并进行治疗。当然,如果月经量过少是由于子宫或卵巢异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这也是异常的,应该及时就医。
青春期的女孩经常会遇到月经过多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青春发育期,女性的卵巢功能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月经有一部分是无排卵性的。没有排卵就意味着没有黄体,而没有黄体就会导致缺乏孕酮。
因此,子宫内膜只能在增殖期,无法进入完善的分泌期,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影响了子宫的收缩,从而引起经血过多。如果不引起重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这时就应该去医院接受治疗。
月经量少:
血虚是女性常见的问题之一,可能会造成月经量减少。女性天生敏感易思虑,容易伤及肝脏。而肝脏在人体中扮演着贮藏、调节和分配血液的角色,因此若肝脏受损,会影响气血循环。女性怀孕、生产和哺乳都需要足够的气血。情绪化的女性常常会流泪,眼泪也是由气血生成的,因此气血不足在女性中较为普遍。
其次,血液循环不畅。女性爱美,冬天常常穿着裙子,这容易使寒气侵入体内。寒冷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导致月经量减少。另外,女性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产生郁闷情绪,这也会导致血液滞留,使经血流动不畅。
痰湿是导致月经量减少的常见情况之一。此种情况经常发现于体质属于痰湿型的肥胖女性身上。痰湿会阻塞经脉,从而导致经血流通不畅,进而引起月经量的减少。对于月经量减少的情况,必须保持警惕,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孕或者发展成为闭经。
肾虚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它可能由先天禀赋不足、身体发育障碍等因素引起,导致子宫发育迟缓,进而造成月经量减少。此外,女性如果意外怀孕,经常选择流产手术,可能会对冲任造成损伤,也会导致月经量减少的情况发生。
如何调理?
1、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有句话说:“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养肝血对女性至关重要。肝血不足会导致月经量减少,皮肤变得粗糙、暗淡、出现斑点和痘痘。很多女性都想知道什么食物最养肝血,但实际上最养肝血的是睡眠。最好在晚上11点前入睡,这样肝血才能得到滋养。
2、要调整心态。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偶尔,心理压力可能导致月经异常。情绪低落、压力过大等负面情绪,都会引起月经异常。所以女性朋友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3、增加摄入富含铁和具有滋补效果的食物。为了避免缺铁性贫血,应该确保摄入足够的铁。多食用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例如乌骨鸡、羊肉、鱼子、青虾、对虾、猪肾、羊肾、淡菜、黑豆、海参、胡桃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