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正确的饮水方法对预防疾病和保健具有重要意义,而早晨起床喝一杯温开水就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有效的方式。人体在夜间睡眠中会因为呼吸、皮肤和排尿而失去大量水分,导致水分代谢不平衡,进而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供水,出现多个系统功能失调。因此,起床后适量喝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夜间损失的水分。具体而言,清晨空腹喝一杯水对健康有以下几个好处:
改善消化功能、预防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方法是每天早晨起床后喝水。这可以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习惯性便秘。空腹喝水可以稀释胆汁,使带有细菌的胆固醇结晶不容易沉积,预防胆结石和胆囊炎。此外,空腹喝水还可以稀释胃酸,防止胆汁逆流入胃,减轻对胃的刺激,起到预防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的作用。
很多人担心半夜起床上厕所会影响睡眠质量,所以他们在睡前不敢多喝水。但是前一天产生的毒素会滞留在体内,对身体健康不利。因此,早晨起床后喝水能够迅速产生尿意,促进毒素排出。另外,清晨补水很容易被身体吸收并运送到全身,有助于血液净化、循环,滋润肌肤,使皮肤看起来水嫩光泽。此外,在睡眠过程中,水分仍然会通过代谢蒸发,当身体缺水时,代谢率会下降,容易导致脂肪积聚。因此,起床后喝水不仅能及时补充水分,提高基础代谢率,也有助于脂肪燃烧,帮助减肥。
预防心血管疾病 早晨饮水有助于排除前晚摄入的盐分,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此外,早晨饮水还有助于迅速稀释血液,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 清晨空腹饮水能够明显促进小便,通常在15-30分钟后就会产生小便感,有助于防止尿酸盐结晶和沉淀,可预防泌尿系统结石和感染。
那么,正确的饮水方法是什么?你可以在早晨起床之前准备一杯白开水(最好是刚刚泡好的,不要放置过夜),洗漱完成后,空腹时慢慢小口喝下。水的温度不要太烫也不要太凉(约20-25℃),饮水量建议一杯普通茶杯的量,大约是200-300毫升。
针对手指和脚趾甲进行适当刺激,对于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有显著效果。这是按摩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所获得的新经验。
手指甲根是人体经络的起点或终点。刺激甲根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特别是刺激拇指甲根可以帮助降低血压。方法是: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拇指甲根附近的线状隆起肌肉,旋转地揉搓;然后,再从甲尖向指根方向揉搓。呼气时揉搓,吸气时放松,不需要用力过度。左右手的拇指各揉搓大约5分钟。尽量在早、午、晚各按摩一次。
1、按摩保健
用手指按摩头部,用两根食指或中指轻轻擦拭前额,然后用手掌按摩头部两侧太阳穴区域,然后将手指分开,从前额梳理头发到后脑勺,反复进行,每次持续5-10分钟。头部按摩可以清晰思维,调和肝气,使头脑清爽,减轻头痛和眩晕,头部感到放松舒适,血压也会随之降低。此外还可以进行擦拭腰背和按压血压穴位等方法。擦拭腰背是双手握拳,用力上下按摩腰背,每次持续3-5分钟,有补肾和强腰的作用,可以通畅经脉,降低血压。血压穴位位于第六颈椎两侧5厘米处,按压穴位可以活络经脉,降低血压。
2、洗脚敷药
睡前用温水洗脚泡脚,在洗泡的过程中可以按摩脚心的涌泉穴,揉搓脚趾。洗完后可以使用药粉(包含牛膝30g和吴茱萸5g),将其细末分10次外用药,加醋调配后敷在足心上,第二天早上再去除。洗脚敷药可以起到补肝肾、平肝阳、引火归原的作用,对顽固性高血压有有效果。
3、俯卧倒捏脊位
请家人或助手用食指和拇指,从大椎顺着脊柱两侧捏住皮肤,捏起皮肤后向前推进,从大椎到腰部进行,重复3-5次。这种倒捏脊法可以舒通肾脉,降低血压。
4、揉肚腹
患者躺在床上,双手交叠施加压力,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持续3到5分钟。按揉腹部可以促进肠胃气流畅通,增强脾胃功能,调节上下行,有降压的效果。此外,还可以进行日光浴、森林浴、泉水浴等个人保健活动。所有的个人保健应该长期坚持进行,才能见到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巩固治疗效果后的康复,功劳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