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掉九吨食物的人先离开。”
“昨天我参加了一个讲座,讲到经常吃得过饱的人容易受到影响。长寿在某个时候,她说:人在一生中大约会吃掉大约九吨的食物,谁先把九吨吃完谁就会先离开这个世界。最近几天,这个微博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网友们纷纷对照九吨的上限来预测自己还能活多久,很多网友表示:看来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也有一些网友在阅读之后更加坚定了减肥的决心:以后真得要少吃点,否则活不长。
70岁的人平均能够摄取和消化50吨的食物:
面对质疑,很多人都有疑问——那么一个人一生应该吃多少食物才算合适呢?一个人一生所应吃的食物数量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变化的,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欧洲食品安全局曾提供一个参考数字,即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总重量为1500克的食物和饮料。此外,国外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一个成年人大约每月消耗相当于自己体重的食物。据他表示:“这两个数据相互印证,假设一个人的寿命为70岁,那么他吃掉的食物总量应该约为50吨。”
在网上传播的这个笑话,存在不可靠的地方,不仅仅是数字上的“9吨”,还有另一句话“谁先吃完谁先走”,实际上“人的寿命和一生能吃多少食物没有关系”。
保持吃饭时七分饱可以延长寿命20年:
一项最新的研究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健康与老龄化研究所显示,如果减少食量40%,就能延长寿命20年,同时对于老年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元退化等,减少食量也非常有效。
中国传统谚语有一句叫做“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尽管“九吨论”不完全准确,但营养师提醒我们,这个谚语客观上也在提醒我们不要暴饮暴食。现代城市人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吃得太多太好,导致营养过剩,容易引发各种“富贵病”,比如高血脂、高血压等等。
过度饮食对大脑健康造成长期伤害:
研究专家发现,长期饱食会对大脑健康造成损害。为什么饱食会对大脑有害呢?因为经常饱食会导致身体摄入的总热量远远超过身体所需,结果导致身体积累过多脂肪,血脂也会增高,这些情况会引发脑动脉硬化,造成“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明显增加。这种物质能够促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脂肪细胞增殖,从而加重动脉的病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粥发生了样品的硬化过程。
饮食过量会导致大脑内生长因子的增加,从而导致大脑氧和营养物质的减少。这会导致人的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甚至可能引发中风。
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经常过量进食,我们体内的血液大部分会被调集到肠道以供消化所需。人类的大脑活动方式是通过兴奋和抑制相互诱导的。如果主管胃肠消化的神经中枢(也就是植物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大脑区域也会被兴奋,这无可避免地会导致语言、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的抑制,从而出现肥胖和“大脑不灵活”的现象。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来控制“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一种神经营养因子)的增加,但是通过适当调节饮食,可以减少其在大脑中的分泌量,以保证大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