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痛是指女性在月经来潮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有时甚至会感到疼痛延伸至腰背部。这种疼痛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现,症状严重的人可能会伴随恶心呕吐、出冷汗、手脚冰冷,甚至晕厥,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根据中医观点,月经与肾脏功能直接相关,也与脾脏、肝脏、气血、冲脉、任脉以及子宫有关。痛经的主要原因是肾气不足、气血不足,并加上各种压力导致肝气郁滞,进而使气血运行不畅,引发痛经。因此,调理月经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补充肾气、增强脾脏功能、舒缓肝气、调理气血为主。
1、将玄胡益母草用来煮鸡蛋
把20克的玄胡和50克的益母草加水一起煮,再加入2个鸡蛋。等鸡蛋煮熟后剥壳,然后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就可以喝汤和吃鸡蛋了。这道汤有通经、止痛经、补血、悦色、润肤美容的功效。
2、乌豆蛋酒汤
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将黑豆和鸡蛋一起煮沸。具有调节身体、消除疼痛的功效。适用于月经期间妇女的气血不足引起的痛经,还可以滋润肌肤。
3、姜、艾草和薏仁的粥
取干姜和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干姜和艾叶煎煮,取出汁液,将薏苡仁煮成八成熟的粥,然后加入药汁一起煮熟。此方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和润肤的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的痛经。
4、益母草香附汤
益母草和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用拍烂的葱白与鸡肉、益母草、香附一同加水煎煮。喝汤,吃鸡肉。适用于缓解痛经,有效提亮皮肤。
5、山楂桂枝红糖汤
将15克山楂肉和5克桂枝放入瓦煲中,加入2碗清水,用文火煎煮至剩余1碗时,加入30至50克的红糖,搅拌均匀,再煮沸即可。该汤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妇女出现寒性痛经和面色无华的症状。
6、姜枣红糖水
将干姜和大枣分别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然后加入红糖一起煎煮。可以喝汤,也可以吃掉大枣。这个方子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寒性痛经和黄褐斑等问题。
7、姜枣花椒汤
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放入瓦煲中,加入1碗半水,用文火煎至剩下大半碗,去除渣滓,留下汤液。每天饮用一次。具有温中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并能使皮肤光洁。
8、韭菜汁红糖饮料
韭菜300克,红糖100克。先把韭菜洗净,控水后切碎并捣碎取汁备用。然后把红糖放入铝锅中,加少许清水煮沸,待糖溶解后倒入韭菜汁中即可饮用。此饮品有温经、补气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导致的痛经,并可以使皮肤红润光滑。
9、山楂酒
用300克山楂干和500毫升低度白酒。将山楂干清洗干净,去掉核,切成小块,放入带塞的大瓶中,倒入白酒,用塞子将瓶口密封,静置浸泡7至10天后可饮用。每次饮用量为15毫升。在浸泡期间,每天摇晃瓶子1至2次。具有健脾、通经的功效。适用于妇女痛经症,并且能够促进身材和皮肤的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