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中医推荐清热解毒药膳5方!
更新时间:2024-01-25 20:59:33  浏览:

在春夏交替的季节,H7N9禽流感疾病流行。该疾病被归类为中医学上的“温病”范畴,多是由受到邪气侵袭引起的。因此,治疗该病应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方法。现在将介绍几种药膳食疗方,供预防时使用。

中医推荐清热解毒药膳5方 荷叶利湿止泻

1、绿豆竹叶粥

所需材料:绿豆15-30克,粳米50-100克,银花露、鲜荷叶、鲜竹叶各1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首先,将新鲜的荷叶和竹叶用清水洗净,然后煎煮并提取汁液,去除杂质;将绿豆和粳米淘洗干净后一起煮成稀粥,待沸后加入银花露和药汁,用文火缓慢熬煮至粥煮熟;最后加入冰糖进行调味。

服用方法为:以温热的方式服用,每天服用两次。

作用:能够清除暑热和湿气,解散表层病邪并调理清营。适用于伏暑时节,症状包括头痛、全身酸痛、没有汗出、感觉寒冷并发热、心烦口渴、尿色发黄、舌苔厚腻。

2、凉拌蒲公英

蒲公英150克,生姜3片,大蒜3瓣,葱白3茎,适量调味品。将蒲公英洗净,切段;生姜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粒;葱白洗净,切粒。将蒲公英放入盘中,加入姜丝、蒜粒、香油、食醋、酱油适量,拌匀即可食用,每日可吃一次。它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蒲公英被称为“天然抗生素”,是中医传统的清热解毒药物,在农村尤其有实际意义。《本草衍义补遗》中说它能“解食毒,散食滞,化热毒,消热肿结核疔肿”。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病毒作用,可用于临床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对于“流感”有防治作用。

3、蜜蜂五味子

配方:蜂蜜1000克,五味子250克,虎杖500克。制作方法:先将五味子和虎杖洗净,放入沙锅中加适量的水浸泡30分钟,用中火煎开后改为文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水煎煮,再次滤出药液;另外将药液与蜂蜜混合倒入沙锅中,用微小的火煎煮5分钟即可。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1勺,用开水冲服,可持续服用30-60天。功效:调理肝脏,排除毒素,提升体质,驱散邪气。

4、车前草和淮山煮猪肚

车前草是广东民间非常熟悉的中草药,粤语中称为“田贯草”。它通常在夏季采挖,具有祛痰、清热、排毒和抗菌的功效。民间常用它治疗水肿和尿少、热淋湿痛、暑湿泻痢、痈肿疮毒等疾病。由于它的味道甘甜而性寒,所以常与性味平和的淮山一起配成汤,再加上补益虚损、健脾养胃的猪肚,这道汤既香又平和可口。它是一种夏日清热、解毒、健脾和利尿的汤饮。此外,它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膀胱炎、尿道炎、眼结膜炎以及因湿热导致的妇女白带过多等症状的药膳。

所需材料:60克鲜车前草(干品为20克)、60克淮山、500克猪肚和3片生姜。

做法:将各种材料分别清洗干净。车前草和淮山稍微浸泡一下。猪肚翻转过来,冲洗干净,然后用生粉揉擦干净。将这些材料一起放入瓦煲中,加入2500毫升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约2小时,加入适量的盐即可。这道菜适合3~4个人食用。

5、荷叶绿豆粥

取一大张新鲜的荷叶,20克绿豆和30克粳米,适量的冰糖。首先将绿豆和粳米煮成稀粥,然后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趁热将荷叶盖在粥面上,等待粥变成淡绿色即可食用。荷叶具有苦辛气香的特点,既能清除湿热,又能帮助消化,并且具有利湿止泻的功效。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祛暑止渴的作用。粳米则具有甘平益胃的特点。荷叶绿豆粥具有祛暑清热、和中养胃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夏季发热口渴、食欲不振等症状,是夏季小儿清热解暑的良方。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