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中老年常见病,中医食疗养生必杀绝技!
更新时间:2024-01-25 19:48:46  浏览:

年纪较大的朋友们常常会感到腰酸背痛,活动不够灵活。他们还可能患上一些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例如高血压和胃痛等。那么如何才能减轻这些症状呢?中医食疗养生会告诉你如何通过饮食来缓解高血压和胃痛。

中老年常见病 中医食疗养生必杀绝技

高血压病的饮食疗法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初期患者可以在合理的饮食指导下,选择食疗方法,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食疗方一:

1、将500克芹菜以水煎的方式烹饪,然后加入适量的白糖代替茶饮;或者将250克芹菜和10枚红枣以水煎的方式烹饪,代替茶饮。

2、取30至40克山楂、100克粳米和10克砂糖。先将山楂放入砂锅中煮制成浓汁,去除渣滓,然后加入粳米和砂糖煮制成粥。每天服用两次,可作为上午和下午的加餐食物,不宜空腹服用,连续服用7至10天为一个疗程。

3、每次疗程中,将10至15克的桃仁和50至100克的粳米混合后,先用水研磨成泥状,去除渣滓,然后与粳米一起煮成稀粥。每天服用一次,疗程为7至10天。

4、使用砂锅,将15克莲子、30克糯米和适量红糖一同煮沸,然后改为文火继续煮,直到成为粘稠的程度。每天早晚饭前服用。

5、准备材料:一张新鲜的荷叶、100克粳米和适量冰糖。首先将荷叶洗净后煎汤,然后用荷叶汤煮粥,加入粳米和冰糖。早晚温热食用即可。

6、取100克绿豆和100克海带,加入适量大米一起煮成粥。将海带切碎后与其他两种食材一同煮制。这是一道适合长期作为晚餐食用的健康佳肴。

7、将花生米浸泡在醋中,经过5天后食用,每天早上食用10~15粒,能够起到降压、止血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8、将大蒜瓣放入糖、醋中浸泡一个月以上,每天食用六瓣蒜并饮下二十毫升糖醋汁,连续服用一个月,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9、取50克水发海参,加入适量冰糖。炖烂海参后,再加入冰糖,继续炖煮片刻。食用时最好在早饭前的空腹时刻。

10、取20克海带和10克草决明,加入2碗水中煎煮,直到水变为1碗,滤去渣渣,饮用汤液,每天服用2次。

11、将煮熟的黄豆放入食醋中浸泡,过2至3天后食用。每次食用10至15粒,每天3次。坚持持续服用,有助于降低血压。

中医食疗对于老年人常见的胃痛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食疗方二:

1、每天服用30毫升,鲜土豆100克,生姜10克。将土豆榨成汁,加入30毫升新鲜橘汁并调匀。然后将杯子放入热水中浸泡至温热。这种药剂适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引起的胃痛、恶心和呕吐症状。

2、将60克的粳米和5克细末的砂仁一起使用。先用水将粳米煮成粥,等粥煮好后再加入砂仁末,再次煮开1至2次即可。早晚服用。这个方法对于虚寒引起的胃痛、胀满和呕吐非常有效。

3、将3到5片新鲜的姜,加入适量的红糖,并用滚开的水泡泡。趁热时饮用,喝完后会出一点微汗。这个方子适用于因寒气引起的胃痛。

4、将大葱切成3到4段,生姜切成3到5片,加入适量的白胡椒面,用开水冲泡。或者将葱段和姜片放在火上煮一会儿,吃的时候可以加少许食盐调味,然后再撒上胡椒面,趁热喝汤。这种方法适用于因为受凉导致的胃痛。

5、配方中使用6克的桂皮,10克的山楂肉和30克的红糖。首先用水煎山楂,然后加入桂皮,等待山楂熟烂后关火,将汁液过滤入红糖中,搅拌均匀后即可热饮服用。此处方适用于因食物寒凉、过于粘滑而引起的胃痛。

6、将100克的粳米以常规方式煮成粥,然后添加25克的牛肉松(或其他肉松),搅拌均匀。趁热食用。这种食物适用于因脾胃虚寒而引起的胃痛症状。

7、将20克佛手柑煎煮去渣,再取100克粳米,加适量水煮成粥。粥煮好后,加入冰糖,再加入佛手柑汤稍微煮一下即可。每天服用2次。这个方子对慢性胃炎和胃气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8、将250克鲜嫩的瘦羊肉切成小块,先煮至烂熟,然后与粳米一同煮成一锅美味的羊肉粥。建议每日服用2次。这个方子可治疗虚寒引起的胃痛,适用于中老年气虚、阳气不足、怕寒怕冷和胃脘疼痛的症状。

9、取15克山楂片和20克炒麦芽,用开水泡泡,等待泡开后,加入适量白糖,经常饮服代替茶水。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

10、取100至150毫升的蜂蜜,用水蒸熟后,在饭前空腹服用一次。每天服用三次,连续服用两至三周。蜂蜜可以降低胃液的总酸度,从而缓解疼痛,恢复正常排便。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11、取5克红茶,并准备适量的蜂蜜和白糖。将红茶放入低温的杯子里,用沸水冲泡,加上盖子,浸泡10分钟后再加入蜂蜜和白糖,趁热饮用。每天饮用3次。可以用来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年纪大的老人应该更加重视饮食和健身。使用中医食疗的简单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