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的副作用对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副作用会不会降低避孕效果?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避孕药的副作用吧!
口服短效避孕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避孕药物之一。它在人体内起效的时间较短,所以每天要按时服用。为了达到避孕效果,需要连续服用22天,即一个月经周期。短效避孕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组成,因为两者的含量可能并不适合某些女性,导致出现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服用药物的女性应该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害。以下是5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提供了一些解决办法供参考。
1、类早孕反应
早期怀孕反应是一种常见现象,大约有50%的用药者会有这种反应。症状通常会先重后轻,并逐渐消失,这可能与身体逐渐适应有关。早期怀孕反应的表现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甚至有时会感到乏力、头晕等类似妊娠早期的反应。这种反应通常会在服药的第1-2周出现。这种反应与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对胃黏膜的刺激相关。
实际上,如果发生早孕反应,不需要太担心,只需要在晚饭后或临睡前服药,就可以有效减轻胃部的不适感;如果反应较严重,可以服用每次20毫克,每天3次的维生素B6。如果仍然没有缓解,可以考虑更换避孕药,选择雌激素含量较低的药物。
2、阴道出血
服药期间,很多女性会出现持续性的点滴出血,或者突然出现大量和月经相似的出血。这通常是因为没有按时或不正确地服用避孕药,或者避孕药的药效不够。如果阴道流血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前半部分,通常意味着雌激素剂量太少;如果发生在后半部分,通常意味着孕激素剂量不足,无法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
应该如何解决呢?在月经前半周期出血时,每天可以额外使用5-10微克的炔雌醇,直到该周期结束。而在月经后半周期出血时,每天可以额外服用一颗避孕药片。如果出血时间接近月经期或者出血量较多类似于月经时,可以停止药物的使用,在出血的第五天再开始服用下一个周期的药物。
3、由于月经量过少或者闭经,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
许多女性朋友会提到:服用避孕药后月经量变少,甚至出现闭经,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避孕药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发育和腺体分泌,导致子宫内膜无法正常生长,从而变得较薄,进而导致月经量减少。个别女性在停药后,由于避孕药的抑制作用过度,可能不会出现撤退性出血,而是出现闭经。
解决方案:对于本来月经量较多的女性来说,这可以算作是好事,通常不需要特别处理。如果尿妊娠试验显示阴性,在停药7天后可以继续服用下一个周期的药物。如果连续经期延迟两个月,应立即停药观察。大多数人停药后经期会恢复正常。
4、体重增加
有些女性因为害怕吃避孕药会让自己变胖,所以不愿意使用。实际上,避孕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举例来说,雄激素的使用可能引起食欲亢进或者痤疮,尤其是在开始服用避孕药的前三个月内。另外,雌激素的水平上升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钠潴留,因此在月经后半个周期内体重可能会增加。另外,孕激素的存在会刺激代谢,从而导致体重增加。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体重增加的发生率仅约为15%左右。
针对不同的情况,我建议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出现食欲亢进和痤疮问题,可以适当地节食,并尝试使用类似避孕药2号的17-羟孕酮制剂进行治疗;如果在月经后半期体重增加了,应当减少盐的摄入量;而如果短时间内体重增加过多,可以考虑停止使用药物。
5、皮肤上出现了色素沉着的现象
一些女性服用药物时间较长后,可能会在脸颊部出现与怀孕时类似的蝴蝶斑,这是因为雌激素引起的色素沉积。已经有色素沉积问题的孕妇在使用避孕药后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与阳光照射有关。
要避免面部出现色素沉着,可以通过增加饮食中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来实现,例如西红柿、橙子和猕猴桃等;外出时要避免强光照射,可以涂抹防晒霜保护皮肤;对于有色素沉着倾向的人,可以选择雌激素含量较低的避孕药,如单纯孕激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