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约占男性不育病例的1.2%~11.8%。有研究者在对1000个不育男性进行精液常规检查时发现,约有14.8%的病人精液不能正常液化。不液化的精液会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存活率,同时也会降低精子穿透宫颈粘液的能力,从而导致不育问题的发生。
正常男性的精液在射出后会呈现出胶状的状态,大约在5到20分钟后会从黏稠变为液体。如果在室温下(25℃)经过60分钟仍未完全液化,则被称为精液不液化或精液延迟液化。
精液的凝固和液化过程需要前列腺和精囊的分泌物一起参与。精液的凝固是由精囊产生的凝固因子引起的,而精液的液化是由前列腺产生的蛋白分解酶等液化因子引起的。当液化和凝固因子之间的平衡被破坏时,精液可能会出现液化异常的情况。
精子不液化的常见原因之一是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会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腺小管水肿阻塞。这会导致前列腺分泌活动减少,前列腺液的质量和分泌量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引起精液中酶的活性和成分的变化,包括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酸性磷酸酶(ACP)、尿激酶(uPA)、柠檬酸、微量元素锌等的减少以及PH值的变化。这些成分对精液的液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精液的凝固和液化的协调关系被打破,导致发生液化异常。
治疗精液液化异常的目标是改善前列腺分泌功能。主要的方法包括使用中药来增强前列腺分泌功能,补充微量元素,调节精液的酸碱度,并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前列腺液和精液中的含锌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和体液。在正常的精液中,锌的含量约为血浆中的100倍,这是由前列腺分泌的。如果锌的含量过低,会导致精液蛋白酶活性减弱,进而影响精液的液化作用,引起精液液化异常。
锌在前列腺中是一个重要的抗感染因子,人体需要锌来合成100多种酶。精液的液化需要前列腺分泌正常含量的锌,只有合成足够的蛋白酶液化因子才能使精液正常液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中锌的含量明显降低,前列腺分泌和合成的液化因子也明显降低,导致精液无法液化,精子的活力也下降,从而导致男性不育。因此,患有精液不液化的患者可以通过补充微量元素锌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