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们一到了一定年纪就开始注重养生。如今,不仅老年人,很多年轻人也开始重视养生。养生分为外调和内调两种方法,其中内调包括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一个渐渐形成的过程。以下是中医养生调养方法的总结。
养心:
1、经常按摩劳宫穴和涌泉穴
李老每晚睡前都会为了改善睡眠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并相信这可以促使心肾互通。
劳宫穴是指在握拳并屈曲中指时,穴位位于中指尖的尽头。
涌泉穴位于脚掌前部凹陷处,大约在足底第二、三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七分之二的交点上。
2、心平气和
培养心灵的重点在于养护精神,保持内心平静和开朗,既不过于喜悦,也不过于悲伤,与他人交往时不计较得失。
3、重视午休
午时是心脏最为活跃的时间段,同时也是阴阳交合之际,适当的休息能维持心气的充沛。
调肝: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以下3寸(约四个横指的距离),与胫骨前缘相距1个横指,在胫骨前方的肌肉上方。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个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在胫骨旁边量1个横指的位置就是穴位。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中的一个重要穴位,能够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2、不疲劳
长时间劳累会对肝脏造成伤害,日常应该尽量避免过度工作或过度运动。
3、保证睡眠
根据中医理论,睡觉前定时上床休息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质,还有助于肝脏的养护。
4、饮食清淡
为了保护肝气,建议尽量减少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养肺:
1、按压中府穴和云门穴
中府穴是位于锁骨下方的外侧位置,它是属于手太阴肺经的穴位。
每天花几分钟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通畅肺部经络,促进排出肺部毒素和废物。对于常吸烟的人来说,每天按压中府穴,可排除肺部烟毒,助于恢复健康肺部。
云门穴是指位于锁骨下窝中的凹陷处,位于手太阴肺经的肩胛骨内缘喙突的位置。
每天适度按摩这个穴位,可以促进肺气循畅,缓解咳嗽和气喘的症状。
2、深呼吸
李老一般早上起床后会进行深呼吸,也就是减缓呼吸速度,每分钟呼吸9-10次,这样的呼吸方法有助于滋养肺部。
尝试一下闭气法的练习
通过使用闭气法可以提高肺功能。首先,深呼吸一口气,然后保持呼吸,尽量忍受到无法再忍受的时候,然后再呼气,如此重复进行18次。
3、健脾
为了帮助脾湿运化,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运动和按摩的时间。每天早起和睡前,可以进行36次摩腹功。具体方法是仰卧在床上,以脐部为中心,用手掌向顺时针方向按摩36次,然后再逆时针方向按摩36次。接着,用手轻拍和按摩胸部的膻中穴120次,以及脐下的丹田100次。
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下丹田位于脐下,正好对应气海穴的位置。
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来源,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保持脾胃健康通常需要同时养护两者。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每次吃到七八分饱为宜。平日里,多食用一些有利于脾胃的食物,比如山楂、山药等。夏天时,可以多吃一些香菜、海带、冬瓜等有助于养脾开胃的食品。
补肾:
1、对丹田穴、命门穴和腰阳关进行按摩
按摩下丹田时,可以经常使用一只手前按,同时利用另一只手后按命门穴和腰阳关。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养肾。
命门穴位于腰部脊柱的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的棘突之间,与肚脐眼前后相对应。
腰阳关位于腰部,准确地说就是位于腰椎骨的第四个椎骨棘突下方的凹陷处。
2、进食能够养肾的食物
建议经常食用核桃、枸杞、黑豆、芝麻等食物,这样有助于滋养肾脏,增强阳气。
中医养生调养方法总结二、1、饮食调养
这些食物有助于补充和滋养血液,包括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等。
2、要小心避免长时间用眼伤害视力
根据中医的观点,“目得血而能视”,因此长时间阅读、阅报、看电视等活动不仅会对眼睛的视力功能造成损伤,还会使本来就不足的血液更加虚弱。一般来说,每视一小时左右,应适当活动一下,使眼部肌肉得以放松,以缓解眼睛的疲劳。
3、不要过分担心
人的心脏与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它是大脑供血的来源。如果过度思虑,耗费心血,会对心脏造成伤害。因此,老年人,特别是体质血虚的老年人,不能过度使用大脑。一旦感到大脑疲劳,应该进行调节,可以欣赏鸟语,观赏风景,让心情愉快起来,从而迅速消除脑部疲劳。
4、保持积极的心态
血虚的人经常感到精神不振,容易失眠、健忘和注意力不集中,所以需要提振精神。当感到烦闷不安、情绪低落时,可以与朋友聊天倾诉心情,听听音乐或观看幽默剧等,积极寻求排解忧愁的方法,让精神尽快恢复振奋。
5、药物治疗
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对老年人的健康十分重要。老年人经常会感到各种不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血液循环不畅,尤其是血虚的老年人更是如此。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气血的运行,从而减少或避免疼痛的发生。但是运动的量不应该过大,选择运动项目时也应优先考虑传统的健身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还可以进行郊游、踏青,这样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活动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