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熬中药禁忌有哪些呢?
更新时间:2024-01-18 12:58:13  浏览: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度越来越高,很多朋友在患病时选择副作用较小的中药,而不再依赖传统的西药。因为中药本身能够治标治本,所以可以帮助我们根治疾病。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熬中药是非常常见的做法。那么,我们应该避免哪些熬制中药的禁忌呢?关于这个问题,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一起了解一下。

熬中药

水:

目前,常用的煎药水源主要有自来水、井水和泉水,只要保证水质干净就可以使用。对于自来水,只需要符合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即可。如果考虑到残留氯的问题,可以将自来水放在容器内放置数小时后再用来煎药,这样可以明显减少氯的含量。

温度:

温度是熬煮中草药时使其有效成分溶解出来的关键因素。熬煮时一般应以小火(文火)为宜。因为过早使用大火熬煮,常常导致植物性中草药中的蛋白质很快凝固,从而影响有效成分的溶解。因此最好在熬煮之前,先用冷水将中草药浸泡15分钟,这样可以使植物性中草药细胞经过浸泡后膨胀,随后再用小火熬煮,有利于蛋白质慢慢溶解出来,这样药效不会被破坏,水分也不会很快煮干。

时间:

不同药物有不同的药性,所以煎药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煎药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比较适宜。但是发汗药和挥发性药物只需要煎煮20分钟就可以了(可以在水开后再煮5分钟左右);而对于强壮补益的药物,煎药的时间则需要稍微长一些。

许多人习惯根据汤液的颜色深浅来决定煎药的时间长短,错误地认为只有把汤液煎到最深才算煎好。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有些中草药的颜色可以越煎越深,但药物的有效成分实际上已经在早期煎煮中释放出来了。如果药物煎煮时间过长,会导致一些挥发性物质的逸散和有效成分的破坏。

次数:

传统的中草药汤剂通常需要进行两次煎煮(第一次煮得到的药液称为“头汁”,第二次煮得到的药液称为“二汁”)。在煮头汁时,应保证加水的量能够盖过药料,大约是药料体积的2到3倍;而在煮二汁时,可以适当减少加水的量。对于一些难以在煎煮过程中提取出有效成分的草药,比如矿物药和贝类药物等,则需要进行三次煎煮的过程。

以上内容已充分阐明了中药熬制的一些禁忌事项,我衷心希望已认真阅读了上述内容的朋友们能更加警惕和重视这些禁忌。当然,我也要再次提醒大家,中药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虽然对身体非常有益,但我们必须正确了解其使用方式。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