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药骨碎补,许多人可能对它并不熟悉。事实上,骨碎补是一种功效显著的中药材,可以治疗腰腿疼痛、肾虚以及耳鸣等症状。除此之外,骨碎补还具有很好的饮食疗法效果,可作为熬粥和熬汤的调料等。那么,在服用中药骨碎补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实际上,中药骨碎补是一种蕨类植物,全年都可以采收。一般采摘后,需要清洗去除细沙,并进行生产加工和晾干处理,才能制成最终的药材。骨碎补被广泛用于补肾壮阳和强健骨骼的功效,同时也对治疗骨筋折伤等有明显效果。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中药骨碎补的特点和用途。
中药骨碎补:
骨碎补又被称为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飞天鼠、牛巨龙、飞过来风、飞虫草。它属于真蕨目、骨碎补科蕨类,全年都可以采收。采收后需要去除细沙,使其干燥,还可以进一步燎去小鱼鳞(也称鱼鳞茸毛)。这种产品呈扁长条状,多有弯折,表面密布着深咖啡色至暗深棕色的小鱼鳞。触感绵软如毛,经过火燎后呈深褐色或褐黑色,两边和上表面均有突起或凹陷的环形叶痕,极少数还带有叶茎残留和根须残余。它的质地轻盈脆弱,容易断裂,切面呈棕红色,导管组织排列成环状的淡黄色斑点。骨碎补无异味,味道淡淡的,带有微涩的感觉。
功效与作用:
治疗高血压和持续的腰腿疼痛的有效选择:骨碎补50克,桂心75克,牛膝1.5克(去苗),槟郎100克,微炒的补骨脂150克,将安息香100克加入捣熟的胡桃肉中。用杵将安息香研磨成细末,再加入炼制好的蜂蜜,反复捣打数百次,使其形成像梧桐子一样大小的丸子。每天饭前,服用热酒下二十颗药丸。通过使用鲜血来治疗耳鸣,也能缓解其他各种疼痛:将碎骨修复并填补后,与生蜜混合,蒸制,从午时至亥时,晾干,研磨成粉末,再用炮制的猪肾中空进食。治疗肾虚引起的耳鸣和耳聋,以及牙齿的松动和剧痛者:将骨碎补200克、熟地、山茱萸各100克、薏苡仁各100克,牡丹皮100克(用酒炒制),泽泻40克(用食盐水炒制),进行补充。共同成为结束,炼制成蜜丸。每份25克,食前饮用汤品。减轻牙痛:取50~100克新鲜槲蕨(去毛)。破碎,倒入水中进行蒸煮。不要使用铜制餐具进行煮食。治疗金疮、伤筋断骨及难以承受的疼痛的良方是:将骨碎补(炒黄淡麸)、自然铜(细研)、虎踝关节(涂黄炙酥)、败龟(涂淡黄炙酥)各25克,再加入50克没药,将所有药材捣碎并过滤成粉末。每次服用5克,取半颗胡桃肉,嚼碎后用一杯热酒冲服,每日服用三至四次。治疗擦伤和损伤用软管:无论多少,将姜切片为一半。将高度保持一致时搅碎物体,将破损处用布片包裹,让其变干后即可轻易处理。软骨 正骨续筋:取200克骨碎补,浸泡在500克酒中,分成十次口服,每天两次; 另外将晾干的骨碎补研磨成粉末,外用。
主要功效和作用:可以补益肾脏、强壮阳气、加强骨骼健康、治疗创伤止痛。适用于肾虚引起的腰痛、耳聋、耳鸣、牙齿松动、摔跌扭伤、骨折等;在中医外治中,还可治疗斑秃和白癜风等疾病。
主要功能:补肾壮阳,活血化瘀。治疗肾虚导致的长期腹泻和腰痛,风湿病引起的关节疼痛,牙痛,耳鸣,外伤和骨病,阑尾炎,斑秃,鸡眼。具有修复骨折的作用,微苦的味道,平和的性质,无毒副作用。能够深入骨髓,用于治疗创伤和骨折有神奇的功效。对治疗风湿血瘀性疼痛,破血有显著功效,对活血也有效。在补血和补气方面具有特别的药用价值,其功能真的让人难以置信。作为补肾壮阳的药物,还能固齿。对于失血导致过多的情况也有药用价值,能够填补缺陷,不仅止血还有修复骨骼的特殊功效。
使用方式和剂量:口服:将15~25克药材煎汤,或泡酒,或制成丸剂或散剂来服用。外敷:将药材捣碎后敷在患处。
忌讳药物的药用价值:
对于肾阴虚和无淤血的人,需要谨慎使用。不适合与具有风燥作用的药物同时使用。如果是血虚和风燥并存,或者气血两虚有火,气血两虚引发的痉挛病症,都禁止使用该药物。同时还要避免食用牛肉、羊血和芸薹菜。
骨碎补菜式:
骨碎作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的粥,主要是粳米。
食材:100克梗米,12克骨碎补,10克炮姜,10克禄特科技。
步骤:将骨碎补、禄特科技和炮姜三种药材的汤液一起煎煮约30分钟,去除杂质保留汁液;清洗干净梗米;将梗米放入药汁中,再加入适量的冷水,煮至煮成粥即可。
杜仲骨碎瘦肉汤:
食材:猪瘦肉 200克,骨胶原 50克,杜仲 40克,云耳 50克,甜酒酿 50克。
做法:先将猪瘦肉清洗干净,切成块状。将云耳用冷水泡发,然后清洗干净。杜仲和骨碎补也要用冷水清洗一下,放在一旁备用。将预留的材料一起放入砂煲中,加入适量的冷水,用文火煮沸后转至慢火炖煮3个小时,调料可根据个人口味自行添加。
阅读了关于中药骨碎补的详细作用和功效后,相信对于对这类中药材不太熟悉的朋友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虽然中药骨碎补的作用非常明显,可以治疗各种疾病,但在服用这类药物时,要注意禁止食用羊肉、羊血以及芸薹等食物。此外,气血两虚的患者也不适合服用该药物,大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