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99健康网
小儿手足口病 中医护理要点
更新时间:2025-10-08 19:25:00  浏览:
手足口病疫情再度引发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对此十分关心。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通常在夏秋季节流行。3岁以下的儿童最容易感染,尤其是在托儿所或幼儿园等场所,经常会出现集体传播的情况。

“手足口病”是一种疾病,发作后会在手部、脚部皮肤以及口腔黏膜上出现类似水痘的疱疹。手足口病发作时的主要表现包括:宝宝在发病的前一到两周,通常有接触过手足口病患儿的经历。大多数人会出现突发高烧,体温通常超过38℃,同时伴有头痛、咳嗽和流涕等症状。发热时或在发热后1到2天,口腔黏膜和嘴唇内会出现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伴有疼痛,导致患儿流口水、烦躁不安、哭闹不停,并拒绝进食。接着,患儿的手心、脚心和臀部出现了圆形或椭圆形的水疱。疱疹质地较硬,大小各异,内部充满浑浊液体,周围有红色晕圈。手足口病是一种相对轻微的疾病,通常在大约一周内会自行恢复,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只要进行妥善护理,疱疹不会在皮肤上留下色素沉着或疤痕。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并发症,部分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导致死亡。3岁以下的婴幼儿容易感染,而成人也有可能被感染。虽然感染后大多数人不会出现症状,但他们仍然可以传播病毒。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容易感染。确保儿童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托幼机构卫生是预防该病感染的关键措施。根据手足口病的发生、病程及临床表现,该病可归入中医温病学中的“温病”、“湿温”及“时疫”等类别,属于实证和热证。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外邪引起的疾病,具备外感病症的邪气与正气变化特征,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邪气盛行的初期、邪气达到高峰的极期,以及邪气减弱、正气恢复的时期。根据病程、皮疹特点和全身症状,可以判断邪正的消长情况。通常在病初,病邪主要在肺卫,随后邪气侵及气营后出现皮疹,最终邪气减弱,正气恢复,病情向好发展。治疗方式包括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和滋阴降火等。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