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煎煮中药比较麻烦,但由于中药的剂量较小,很多人依然选择用中药来治疗疾病。医生在开中药时,通常会建议患者将药材煎煮两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均匀后,在早晚各服用一次。那么,中药为什么要分早晚服用呢?
一、为什么中药需要早晚服用?
因为中药通常建议一天服用两次,为了保持药效的持续作用,最好两次之间间隔12小时。因此,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早晨服用一次,晚上临睡前再服用一次,这样正好能保持12小时的间隔。虽然中午也可以服用,但第二次服用就需要等到半夜,这样会显得很不方便。
二、中药的服用方式
1、温服
温服指的是将煮好的中药凉至常温后再饮用,通常是在30到37度之间。具体来说,就是先将药材煎煮,过滤后再放凉到适宜的温度。大多数中药都建议采用温服的方式。
2、热服
热服是指将刚煎好的药汁趁热敷用,通常用于治疗寒症。如果想要更有效地祛风散寒,可以采用这种服用方式,只要药汁不烫嘴,就可以饮用。
3、冷服
冷服是指将煮好的汤药冷却后再服用。通常在夏季使用的清热解暑中药需要冷服。此外,用于清热解毒的中药也应冷服。如果希望缓解呕吐症状或用于解毒的药物,亦需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