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的正常与否是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反映了她们的生育能力。女性一生中会经历两次闭经:首次是在怀孕期间,第二次则是在更年期。那么产后多久会恢复正常月经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产后多久恢复正常月经?
这与产妇的身体状况、分娩方式以及哺乳时间密切相关。每位妈妈在产后恢复月经的时间各有不同,通常在产后的3到6个月之间会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以下我们将详细了解一下:
1、未进行哺乳的情况
不选择哺乳的妈妈通常会在产后6到8周内恢复月经。研究数据显示,没有进行哺乳的新妈妈中,大约有40%在产后6周内恢复排卵;而到产后8到12周时,尚未恢复排卵和月经的新妈妈仅占大约35%。
2、哺乳的情况
对于哺乳期的新妈妈来说,产后12周内大约有25%会恢复排卵和月经,而大多数妈妈通常要到18周之后才会完全恢复排卵功能。当产后泌乳激素持续维持在高水平时,就会出现所谓的产后无月经现象。通常,高泌乳激素的状况被称为“高泌乳激素血症”。哺乳期的新妈妈未出现月经,主要是因为哺乳会导致血液中泌乳激素的增加,从而抑制或停止脑下视丘对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没有排卵周期,从而无法排卵。
产后月经的症状:
1、没有规律性
无论是否在哺乳,新妈妈在产后的几次月经通常都不太规律,不过一般经过几次后会逐渐恢复正常。然而,如果产后的月经周期长时间不规律,就需要咨询妇科医生,因为这可能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器质性病变或是药物等因素引起的。
2、量少
有些宝妈在产后首次月经来潮时,量很少,甚至只来了一点就结束了。这可能与哺乳、天气变化、淋雨受寒以及劳累等因素有关。
3、量多
许多妈妈在产后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第一次月经量比平时多,出血持续时间也会稍长。这可能是由于产后没有排卵,导致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过多,刺激子宫内膜的增生,因此在脱落时出血量会增加。如果产后第一次月经的出血量持续增加,或者出血时间超过7天或超过产前正常的周期,那么就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以上是关于产后多久会恢复正常月经及产后月经的相关症状。女性在产后恢复月经后,说明身体状态与平时没有太大变化。此时,除了要科学地哺乳孩子,女性还需做好相关的保健工作,这同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