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是当前护理中一种常见的做法。当长期需要输液时,护士会在手部放置一个留置针,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输液,免去每天重新扎针的痛苦。你知道什么是留置针吗?
留置针是什么?留置针,又称静脉留置导管或静脉套管针,是一种医疗器械,主要用于短期至中期的静脉输液疗法。它由一根软管(导管)和一根带有保护套的穿刺针构成。通常,静脉留置针会被保留在外周静脉或中央静脉中。与传统的头皮针相比,留置针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可以减少患者的静脉穿刺次数,减轻疼痛,同时保护血管,降低血管内皮的损伤。
留置针的优势:1、迅速开通通道
通过留置针可以创建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快速输注,以达到及时救治的效果。
2、减少穿刺
长期输液的患者使用留置针,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并且降低对局部血管的损伤。
3、减少时间
使用留置针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缩短操作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静脉的作用。
留置针的缺点:1、药物残留
在不进行输液的情况下,如果封管不当或者没有及时检查针管是否通畅,药物残留或血液反流可能会导致管道堵塞。
2、静脉炎
软管如果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对血管产生刺激,可能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留置针需要定期更换,若不及时更换,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从而引发感染性静脉炎。
3、细菌感染
封管如果不及时或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液体渗漏。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发细菌感染。
留置针的使用既有好处,也有一些不利之处。为了避免不良反应,建议规范使用并定期更换。当局部出现红肿或疼痛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尽快处理,防止感染的发生。